400-0094-002
文章來源:網絡 2017-11-22 09:36:00
張藝謀在北京電影學院學的是攝影專業,他剛開始從事的也是攝影,所以在他的影片中,攝影顯得格外突出,并成為影片中的亮點。接下來,星干線小編就從色彩心理學分析張藝謀的電影。
影色調-電影畫面色彩的基調。在導演和攝影師的設計構想下,由攝影,燈光,服裝,化妝,置景,道具合力營造。包括色相對比、飽和度對比、冷暖對比,是一種色彩印象。是電影烘托氣氛和傳達主題感受的有力手段。也是形成導演個人風格的重要表現。星干線小編在研究張藝謀導演的作品時發現,張藝謀導演下的電影色彩永遠是十分鮮明活躍的。接下來我們對張藝謀的代表作品進行分析。
張藝謀早期的電影,比如《紅高粱》、《菊豆》、《大紅燈籠高高掛》等影片,均采用了大面積的紅色。許多人都不會忘記,《紅高粱》結尾處那片張揚得刺人心痛的紅色,鞏俐的胸口被子彈射中,鮮血汩汩而出,這時的畫面也映成一片紅色,日全食將天地萬物都染成血一樣的殷紅,在毀滅般的慘烈和悲壯里,有一種強烈的生命意識前所未有地升華為最震撼人心的主題。
《紅高粱》追求的是對生命力的謳歌,影片在表現的時候,選取了一系列獨特的造型:抬轎的狂顛,高粱地上的野合,釀酒時熱鬧繁忙的場面,伙計們抱著酒罐向日本的汽車沖去;太陽下爺爺奶奶泥塑般的造型,孩子聲嘶力竭的哭喊和日食等。《紅高粱》中無邊無際的高粱地,黃土彌漫的土圍墻,火光,水汽沖天的酒坊,都表現了原始生命力的蓬勃旺盛和熱烈張揚。
“顛轎”一場戲:黃土高原的空曠,崎嶇的道路,滾滾的黃塵,轎夫近似瘋狂般的野性舞蹈,以及轎中“我奶奶”的表情,鮮活地呈現出了一種張揚生命的力量。顛轎是純自然的表現,光頭的漢子有在異性面前表現的強烈欲望,在空曠寂寥的黃土地上的那種狂熱是缺乏理性的、完全憑感覺的、粗糙的、原始性的情緒自然的表露。“釀酒”一場戲:通過作坊里面的大酒缸、大海碗、煙氣和來回走動的人從而營造出來一種熱氣騰騰的氣氛,來表現一種強烈的力量美。給觀眾以強烈震動的是“剝皮”的場面,鮮血淋漓,控訴了侵略者的暴行和中華民族的英勇不屈。“剝皮”是自然主義的展示,有一些暴力美學傾向,是一種令人震驚的感人造型。
《紅高粱》中的這些造型或體現了人的力量、情緒和生存方式,或展示了人的活力、死的悲壯和民族氣節。這些熱烈鮮明的造型,增強了電影的形象直觀沖擊力,使作品在總體上透出了一種強悍的、狂野的、生機勃勃的氣質。
而《大紅燈籠高高掛》里喬家大院的厚重高墻,雖然陰森凄冷,但是兩排鮮紅的燈籠在最黑暗寂靜的深夜中,用一點點原本微弱搖曳的光影營造出一片不可忽視的力量感和存在感。
這些單純的紅色,構成了張藝謀早期作品的主題色彩。而紅色所代表的“變革”意義,也恰恰暗合了當時藝術界的發展現狀。當時的意識審美和對于文學作品的評價鑒賞,都處在一個動蕩不安的變革年代。張藝謀用電影中沖破一切的紅色來表達自己對于這種變革的響應和推動,同時也是在變革中極力地尋求得以生存的天空。這場變革最終催生了中國電影史上不可磨滅的“第五代導演”,而張藝謀也真正成為走在風口浪尖的領軍人物。
繼《英雄》之后,又一部巨星云集的武俠大片《十面埋伏》再次挑戰色彩的視覺沖擊效果。
影片中,在垂直挺拔的竹林中,每棵竹子上垂直倒懸的捕快們紛紛滑下。天與地、人與物,整個畫面凝合成一片壯觀的綠色海洋。那片綠看得讓人心動,讓人神往,更讓人開始體察到張藝謀內心的翻滾和變化。
在這種情形下,張藝謀的內心其實是非常痛苦和矛盾的。他注定身為中國電影風尚潮流的領軍人物,他渴望拍攝出足以震撼世界的中國電影,他在嘗試,他在努力,但是《英雄》的遭遇也使他茫然。因此,《十面埋伏》里那片如癡如醉的綠色,正是張藝謀呼喚公平輿論環境的一種潛意識表達。他渴望獲得中肯、客觀的評價,他需要明確方向,他仍然在重重壓力下從容地堅持夢想。
在電影《十面埋伏》的片尾,張藝謀以一種大氣磅礴的表現手法,用白色覆蓋了所有的色彩,營造了一種返璞歸真的境界。而繼《十面埋伏》之后的《千里走單騎》,則延續了這種回歸質樸與本真的風格,以一種水面無波、平鋪直敘的方式,反映了親情的厚重深沉之美。
更多藝考資訊請關注北京星干線官網:www.zzatz.com
所有圖文、音視頻僅供學習交流使用,版權均歸原作者所有,除非無法確認,我們都會標明作者及出處,如有侵權煩請告知,我們會立即刪除并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影視表演藝考之美國電影學院介紹